「性激素六项」检测时间暗藏玄机?!4个关键信息,不知道你就白做了!
备孕途中,想评估生育力或探寻不孕根源,性激素检查是首要且必要的选择。然而,激素水平并非固定,会随卵泡发育而动态变化。因此,只有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,针对性地检查特定项目,才能精准评估生育力,找到攻克难孕的关键点。
今天,E好孕就来为大家梳理,在一个月经周期的各个关键时间段,该查哪些性激素项目,以及如何从检查结果中找到影响自己怀孕的“绊脚石”。
月经第2/3天:查看基础情况
月经初期(月经来潮第2-3天)的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备孕小姐姐常做的项目,通过它能评估卵巢功能、黄体功能,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失调等影响受孕的问题。我们来看看此时各项指标的解读:
FSH和LH
促卵泡生成素(FSH)和促黄体生成素(LH)堪称“命令”激素,主宰着卵泡发育与排出的进程。一般在基础状态下,FSH和LH的正常数值区间都在3-8IU/L,且二者比值接近1:1最为理想。
一旦FSH数值过高,或LH数值过低,导致FSH/LH比值大于2-3,这往往是卵巢功能下降的信号。而当LH/FSH比值大于2-3,或者LH水平单纯过高,超过10IU/L时,就需要及时排查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。即便不是多囊,也大概率会出现卵泡发育异常、月经周期紊乱等问题。
E2和P
在月经初期,卵泡尚未开始发育,雌二醇(E2)和孕酮(P)也处于初始低水平状态。
通常情况下,雌二醇的数值应在50-60pg/ml以内。若高于80pg/ml甚至更高,建议结合B超检查,排查是否存在大卵泡或囊肿。若数值低于10pg/ml,则很可能是卵巢早衰的表现。这是因为雌激素主要由颗粒细胞分泌,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泡的质量和数量。
孕酮在这个阶段大多由肾上腺分泌,正常数值在1ng/ml以下。若数值过低,可能意味着肾上腺处于疲劳状态;而数值过高则需警惕,这可能是黄体功能退化不全的信号 。
T和PRL
在激素六项里,睾酮(T)和泌乳素(PRL)因周期性波动并不明显,所以只要整体维持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就较为理想。
不过,泌乳素容易受活动量、情绪起伏以及进食等因素干扰。要是单次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值,先别过度担忧,可在后续单独复查。一般来说,上午10-11点泌乳素处于低水平状态,建议抽血前静坐半小时,此时检测结果会更精准。
睾酮的基础水平,能侧面反映卵巢功能。要是睾酮数值偏高,同时还伴有多毛、痤疮等高雄激素症状,就很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而当睾酮数值偏低,甚至低于参考范围中位数时,就得警惕卵巢功能是否在下降。这种情况下,可在试管助孕师的指导下补充DHEA,它有助于增强卵巢的分化能力,增加基础窦卵泡数量。
监测意义
月经初期查性激素六项,是评估生育力的第一步,这时候建议六项指标都查一下,解读报告也得全面综合地分析。比如,即使FSH数值正常,可E2水平却偏高,这同样暗示卵巢功能可能正在走下坡路。
虽然月经初期的检测很关键,但它并不是全部。后续卵泡的发育成熟、成功排出,还有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状况,都得结合各个阶段的激素水平来精准评估。
接下来,就带大家深入了解排卵期和黄体期该查什么项目,以及怎么解读结果。
排卵期:反映卵泡发育情况
每个人的排卵时间存在个体差异,所以在进行排卵期激素监测时,一般会从月经第8-10天开启。这个阶段主要监测四项关键激素,分别是FSH、LH、P、E2。通过对这些激素水平的动态追踪,能够更好地了解卵泡的发育成熟情况、排卵时机,为备孕、生育力评估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。
在排卵期激素监测期间,FSH会稍有下降,LH水平则逐步上升。低水平的FSH像是一场“筛选赛”,帮助筛选出优势卵泡,那些无法适应低FSH的卵泡就会退化、闭锁。在卵泡快速发育的末期,优势卵泡对FSH敏感度极高,因此能脱颖而出、快速发育。
LH可以促进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,雄激素在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化为雌激素,所以雌激素水平在此时能反映卵泡的成熟程度。一般来说,一个成熟优势卵泡的雌激素水平应在160-300pg/ml之间。
当E2达到峰值24小时后,FSH和LH也会迎来峰值,这一过程诱导卵泡最后成熟。排卵期的LH峰至少要达到初始值的2-2.5倍以上,峰值出现后约36小时卵子排出。另外,孕酮也是判断是否排卵的关键指标之一,排卵后其水平会迅速升高,至少达到1.5ng/ml。
监测意义
这一阶段的性激素四项检测,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泡质量和卵巢排卵功能。
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,即便激素检测结果显示已排卵,仍需通过B超做最终确认。因为单靠激素检测,无法分辨卵泡是否存在黄素化的情况,而B超检查能更直观、准确地判断。
黄体期:黄体功能及内膜容受性
排卵之后,破裂的卵泡“变身”为黄体,开启约14天的“工作周期”。在这期间,黄体主要分泌雌二醇(E2)和孕酮(P)。在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,子宫内膜进入快速“发育期”,进一步增厚并呈现分泌反应。
从形态上看,腺体变得极度弯曲,腺腔膨胀富含糖原;同时腺体和间质变得水肿疏松,血管增生卷曲,整个子宫内膜就像铺上了一层松软的“小毛毯”,变得格外柔软,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。
排卵7天后,便进入黄体中期,这时雌孕激素会飙升至顶峰。若胚胎未成功着床,黄体就会慢慢萎缩。在黄体中期,孕酮水平一般要达到12-15ng/ml以上,雌二醇则需在100pg/ml以上。
一旦孕酮低于这个标准,很可能是黄体功能发育不全。要是再加上雌激素偏高,不仅会让子宫内膜血供变差,还会打破雌孕激素的平衡,使宫腔容受性大打折扣。
监测意义
好多姐妹以为排卵结束就万事俱备,常常忽视这个阶段的检测。但其实,黄体功能不全对胚胎着床和发育影响很大,所以一定要及时判断黄体功能。同时,这也是监测雌孕激素是否失衡、评估内膜容受性的关键时期。
不分时间段,随时监测
要是月经总是推迟,毫无规律,那就别再等了,随时去做激素检查和B超。通过这些检查结果,能推算出当下身体处于月经周期的哪个阶段,后续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措施,也全靠这些检查结果来决定。
下面,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性激素在月经周期各个时间段的不同意义:
① 月经初期 (月经第2/3天):
FSH/LH/E2/P/T/PRL:评估卵巢基本状况
② 卵泡成熟到排卵期(月经第12-16天):
FSH/LH/E2/P:评估卵泡质量及排卵
③ 黄体期(排卵后7-10天):
P和E2: 评估黄体功能及内膜容受性
今天分享的性激素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知识,大家都掌握了吗?
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,要想全面、准确地评估卵巢功能、卵泡的发育情况,还有宫腔内膜的状态,可别只盯着月经初期的激素水平,排卵期和黄体期的激素变化同样不容忽视!
其实,通过分析整个月经周期的激素状况,就能更精准地找到难孕的根源所在,后续的干预治疗也能更有针对性。
考虑到频繁跑医院会让大家感到不便,我们推出了居家激素六项检测服务。在家就能轻松完成检测,等结果出来后,还可以带着报告找E好孕顾问老师帮你解读哦~
总之,性激素失衡是很常见的备孕难题,只有详细的检测才能更好地干预治疗,从而加速我们好孕的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