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科普:周期中使用的药物都有什么作用?
在辅助生殖技术中,试管婴儿(IVF-ET,即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)已成为许多不孕不育夫妇的福音。这一技术的成功,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治疗周期和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。接下来由E好孕为您详细解析,试管婴儿周期中使用的各类药物及其重要作用。
一、促排卵药物:增加卵子数量,提高成功率
在试管婴儿周期的开始阶段,医生通常会使用促排卵药物来刺激卵巢,使其一次性产生多个卵泡,从而增加采集到的成熟卵子数量。这类药物主要包括醋酸氯地孕酮、戊酸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等。
醋酸氯地孕酮: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人工周期治疗,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,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和准备,为胚胎着床创造良好条件。但需注意,服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,避免长期使用以减少潜在风险。
戊酸雌二醇:可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水平,改善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相关症状,在试管婴儿周期中尤为重要。然而,对该品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需慎用。
卵泡刺激素:用于诱发卵泡发育和成熟,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配合其他药物使用,以促进卵子生成。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,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等,并按医生指导调整剂量。
通过药物促排,医生可以精确地控制卵子的发育过程,确保在适当的时候采集,同时避免周期浪费,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。
在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后,为了确保胚胎能够顺利着床并发育,医生会开具黄体支持药物,如黄体酮。黄体酮主要作用包括保胎、催经及调整月经周期,对于进行试管婴儿的患者来说,它能够起到关键的助孕效果。
黄体酮:通过提高孕酮水平,黄体酮有助于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和厚度,为胚胎提供一个良好的着床环境。然而,不宜长期大量使用,以免出现头痛、水肿等不良反应。
三、其他辅助药物:优化妊娠结局
除了上述主要药物外,试管婴儿周期中还可能使用其他辅助药物,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。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:主要用于促进排卵和诱导子宫内膜变化,对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有积极作用。注射时应遵循医嘱,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,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。
四、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
在试管婴儿周期中,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,并定期复诊监测身体状况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,包括充足的睡眠、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。饮食方面,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。此外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,以免影响内分泌水平。
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,进一步提高试管成功率
第三代试管技术的辅助下成功率高达89.8%,很多计划生育者一次便可试管成功,不必经历多次折腾。PGS可以筛查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的胚胎,如果有染色体异位、缺失等状况便可清楚知道,对于那些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专家会它们直接舍弃,这样也避免了因为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流产。除此之外,PGD可以检测家族遗传病,比如常见的血友病、地中海贫血、唐氏综合征、乙肝病毒、红绿色盲症、干眼症等。目前利用第三代技术能够筛查和甄别的遗传性疾病近300种。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来看,第三代试管技术可以帮助人类选择生育比较健康的后代,为有家族遗传病的父母提供生育健康孩子的机会。